提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内比较有名的案例莫过于北京的798艺术区了。但其实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有不同的发展方向,这些都为文化创意内容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一、好莱坞也是文创产业园
好莱坞(Hollywood)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这是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
最先是由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所发现的,大约在20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许多拍摄者,而后一些是为了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
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电影则进一步纳入经济机制,成为谋取利润的一部分。如今好莱坞也无形成了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二、商艺联姻的纽约SOHO区
纽约SOHO(苏荷)区是美国最知名的创意园区之一,它曾是一个被废弃的地下工厂,因有大量闲置房屋且租金极其低廉,被一些从欧洲移居纽约的艺术家看中,发展成一个艺术家聚集区。
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园区发展,纽约市政府出台法规,规定非艺术家不得进驻。全盛时期,面积不足纽约市区1%的SOHO区内,居住全纽约30%以上的艺术家。
艺术家在苏荷区集聚之后,这种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又进一步促进园区的创造活力,造就了如今时尚、个性、前卫,集艺术、时尚、购物、休闲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创意产业园区苏荷。
三、后发先至——德国北威州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英国首倡“创意产业”,至2007年创意产业已占其产出7%,年均增幅5%,比其它行业高一倍,吸纳了200多万人就业,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兴高增长行业,其迅速发展引起了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关注。
德部分地区敏锐地意识到了该行业的巨大潜力。北威州1992年发表德国第一份《文化产业报告》,将文化与媒体业确立为增长行业,希藉此加快推动该州向信息与知识型社会转型。
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是北威州的特色景点,是鲁尔工业区的一部分,始建于1847年,属于历史性工业纪念建筑。1986年,随着不断减少的煤炭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环境要求,煤矿于1986年底关闭,改造成为一个历史性工业纪念建筑,炼焦厂也于1993年关闭。
炼焦厂也是工业区内的一大景观,通过改造,实现了建筑和设施的保护性再利用,设立了红点设计博物馆,通过新旧结合,使得原本老旧的矿区更像是一个科技和艺术的园地。
四、珠海V12文化创意产业园
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案例。珠海V12园区以“创新、创意、创业”为发展理念,凭借多元化的创新实力,目标打造成为集创意、艺术、文化于一体的文创产业聚集地。
创园至今,园区引进文创企业共148家,涉及动漫游戏、手办制作、数字影像、影视制作、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网易达科技、北裔堂创作联盟、兰格企划、业涵影视、大森林雕塑工作室等多家著名文创企业进驻。
V12园区所在的南湾区域,以港珠澳大桥、广珠轻轨为枢纽,与华发商都、横琴新区、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形成共同优势,能充分发挥园区的集群和辐射作用,将V12的优势扩散至广州、中山、江门、深圳、香港、澳门等周边城市及创意产业区,迅速提升园区内企业的品牌形象影响力和市场资源整合力,充分展示地段优势的魅力。
五、西安文创聚集地
西安·中国智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项目基地位于长安区常宁新区,地处教育科研用地与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一侧;基地共258亩,即172000平方米,容积率2.5,预计实现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项目归属长安常宁新区教育科研板块,为近年常宁新区大学城附件板块用地,整体规划为科技教研片区,紧邻大学城重点打造的长安新区科技新城主端头,未来享最核心的公共配套设施。
西安.中国智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将以 “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银江传媒、银江资本、银江体育文化”为主体, 以“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园为核心, 通过大力发展智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融智慧新产业、总部经济、高新孵化为一体的陕西一流的宜业、宜高、宜精、宜优的智慧城市产业集聚区, 并努力将产业园建设成为“专、精、特”的国家级智慧城市产业样板园区。
4008-813-928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进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