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13-928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 东方时评丨绽放文创园区更大活力贡献力
东方时评丨绽放文创园区更大活力贡献力
发布时间2019/6/24

散落在上海各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成为上海文化品牌新势力。作为国内产业探路者的上海,十余年间“版图”拓展了:据市文创办统计,2018年符合市级标准的园区数量已达137家,分布15个区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人气”聚拢了:入驻企业两万多家,既涵盖影视、出版等传统领域,更汇聚时尚、设计、游戏电竞等新兴领域;“生意”做大了:入驻企业创造总营收近5500亿元。在其助力下,2018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227.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9%,《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到202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超过13%”的目标指日可待。(文汇报6月17日)

推动文创产业成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是创建全球卓越城市的要求,也是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标志。近年来上海文创园区数量不断增加,品质逐年提升,全市137家家创意园区,呈现产业集聚效应,涌现一批品牌化企业;如上海设计之都公共服务平台,整合17个相关服务平台,提供一系列举措,推动产业融合;提升注重产业“组合”,借文化创意的红线,牵起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创意灵光,聚焦传统重点产业领域,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拉动能力强的产品设计创新项目,推进文创资源向旅游产品转移,延伸到演艺和相关衍生品设计开发。

笔者上周参观观缘文创园区,这个座落在闵行区梅陇镇的文创产业园,以书画装帧技艺为纽带,吸引了一大批文创产业入住,新成立的上海青艺中心,观缘文化空间,常年举办各类艺术品展览。创办者蔡纪明介绍说,发挥地域和老厂房优势集,在产业转型中,创办文创园区,在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环境的同时,极大提升地区产业品质,优化产业结构。尝到甜头后今年还要拓展空间,助推文创园区优化升级,为区域经济和人文环境贡献更大作为。

不仅仅是观缘文创园区,近年来上海的郊区,从金山到宝山,奉贤和崇明,都在兴办文创园区,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级差地租,提升产业能级,提高产业档次,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文环境,受到普遍成效。

把文创产业成为申城的支柱产业目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要不断创新,优化产业布局,集聚申城特色,更大力度培育扶持文化市场主体,做好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说过:衡量一个城市活力的标准,便是看这里是回忆比梦想多,还是梦想比回忆多。用文化创意盘活工业遗存,打造并孵化更多上海文化创意品牌,或许就是变回忆为梦想,延续上海作为近代工业发祥地的百年荣光。如果说,上海率全国之先盘活工业遗产,近十几年来,大大小小的园区不断创建,迅速完成了从“1.0”租金模式到“2.0”融合公共服务社群化,再到“3.0”产业聚集城区化的形态迭代,那么在注重现有文创园区基础上,上海还要把文创园区广泛延伸到市郊的各个区,着力孵化升级,下沉到街镇层面,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覆盖各种行业、“专、精、特、新”的文创产业集群,抑或“创新城区”,集聚更多创新创意人才,要把各区街镇一级的产业转型,落脚点到文创产业上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首发市场”,抢占效益制高点,探索文创产业的增值服务,推动文创园区绽放更大活力,为上海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更大贡献率。

创意园

就上北京创意园网

Copyright 2012 www.office8008.com

客服热线:4008-813-928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进入小程序
京ICP备10031875号